天柱集团智能工厂优秀场景分享会成功召开——以分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2025-07-21

LOGO最终渲染-00_00_00-00_00_30.gif

IMG_33.jpg

2025年7月19日,天柱集团组织召开智能应用“优秀场景分享会”,以分享的形式展示各板块的功能使用情况,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出席本次分享会的有集团公司董事长孟兰芝,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刘兴汉,副总经理武建伟、庞得奇、艾立佳,经理助理王二年,集团各板块负责人、信息化主管和赛迪信息牛怀平、徐浩等共计50余人参加。

01

整体项目推进情况

IMG_4873.jpg

天柱项目经理徐浩首先对天柱智能工厂项目的整体推进情况进行汇报,他指出:进一步夯实各功能在各单位实际应用,是天柱高层确定的基本原则;推进功能复盘模式也是实现智能应用与实际需求高度契合的关键机制。通过“夯基础、快提升”两条工作线,按照“没有问题、满足需求”的功能纳入稳定使用、“有问题、基于管理需优化”的功能重点解决问题点并对功能进行迭代优化的模式,将是后续工作的重点和常态。

IMG_4902.jpg

精益数智中心张兆民对项目承接情况进行汇报,他指出:截止到7月18日第一轮功能复盘已经全部完成,正在组织第二轮复盘。所有应用场景中,通过复盘可见:稳定使用占比达到82.6%,达到前期制定的各项目标

02
优秀场景的分享

为进一步验证各板块使用智能应用场景的情况,本次分享会共选取了5个单位进行了汇报:

01

烧结板块

IMG_4907.jpg

烧结厂主控岗位操作评价功能,通过选择关键指标,建立评分方案,根据指标关键程度设置评分权重,统计各班组得分情况,利用雷达图进行短板分析输出对应原因分析和措施,并持续跟踪措施执行情况,助力指标优化和操作水平提升。烧结厂结合烧结矿质量管理要求,对相关的生产控制参数和各工段执行情况进行关联比对,结果一目了然,有效助力了烧结矿质量提升。

02

炼铁板块

IMG_4916.jpg

炼铁厂介绍了入炉物料准确性核对功能,规范了变料和核料过程,确保了变料计算和执行的精准性,消除了物料装入错误的可能。后续将通过系统识别到变料偏差、称量偏差和布料偏差后,系统直接报警并传给手机APP,避免对炉况造成重大影响。

03

型钢板块

IMG_4945.jpg

型钢厂介绍了轧件长度检测功能,通过在线监测轧件长度,精准调整剪切时机和工艺参数,降低切损并提高成材率。数据显示,2025年短尺率比去年同期的降低约38%。中小型材成材率均超设定目标,同比提升约1%,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04

生产计划与调度板块

IMG_4957.jpg

生产技术中心介绍了型钢工序平衡跟踪系统模块,通过对型钢工序生产平衡跟踪系统,实现钢轧信息共享、产量差实时对比及钢坯库存动态监控,有效降低中间坯库存至500-1000吨,煤气单耗显著下降。系统支撑调度精准调整拉速和断面匹配,确保生产协同高效运行,促进钢轧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05

数字质量板块

IMG_4983.jpg

为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数据准确性,品质保证部积极推进数字质量实验室管理模块,建立了五大管理模块:设备准确度监控、留样试验分析、对比试验分析、标样信息维护和工作量统计。系统通过标样数据和标准范围,实现设备精度、试验结果的全流程监控与评价,并实现数据比对与趋势分析。系统还实现了实验室无纸化管理,提升管理透明度和效率,人员工作量系统自动统计,促进绩效公平,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03

公司领导点评和重点工作安排

各单位分享结束后,公司领导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向等进行深入探讨,并为后续工作指明攻关方向。

IMG_5034.jpg

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刘兴汉总结指出,目前智能工厂应用项目已实现100%上线,其中82%以上功能达到稳定应用状态,这是各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要通过持续复盘与功能优化,不断验证和强化各业务场景的应用效果,推动系统真正落地使用。

组织月度优秀场景分享会,目的有三个:一是营造学智能、用智能的氛围,让大家看到智能应用项目给工作带来的优势,从而拓展大家的视野,实现意识提升;二是验证应用项目使用效果,避免纸上谈兵;三是发现问题,形成共识并逐步解决问题,促进应用场景设计迭代更新。

刘总指出:后续的分享会要进一步瘦身,不需要大家准备材料,也不需要各单位负责人汇报。要让岗位上实际应用的人、对照智能工厂产品类型直接来分享,由“汇报型”转向“实战型”,注重智能应用的实效和亮点,提升了大家对智能化的理解和信心。要坚决规避“全自动-半自动-手动”的路子,以改善点为抓手不断优化系统,实现智能应用与实际操作的高度匹配。

另外,数据治理将是公司所有智能应用保持长效的核心,精准数据采集、反馈及计量仪表的有效维护是应用基础。否则,再好的智能系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的样子工程。公司精益数智中心必须制定和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保证数据资源的准确、及时。

刘总还对智能应用图谱构建、知识转移等提出了相关要求,以确保对应岗位人员全面掌握系统使用,高效推动智能工厂全面落地,为实现公司“行业标杆”企业的目标不断奋斗!


精益数智中心 谷泽亮

底部二维码.jpg